总体规划 1. 基于医疗行为联系的总体规划要求 医疗功能联系包括人流、物流的联系。人流联系方面,主要考虑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需求,患者主要来源或来往于急诊转运、术后转运、外院转运、普通病房和其他治疗单元,应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合理布置。物流联系方面,主要考虑医用耗材、血液、药品、标本的运输,与中心供应、血库、药房、检验科方便联系,在物流系统的辅助下,可借助物流系统满足运输需求,提高选址自由度。 根据医疗功能联系密切性,重症监护单元应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接近急诊部、手术部、普通病房、影像学科、化验室和血库等。独立设置的心血管监护单元(CCU)还宜与急诊部、介入治疗部就近布置,并有快捷联系。 图1 重症监护单元医疗行为联系图 来源:《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M],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2. 基于感控隔离要求的总体规划要求 重症监护单元的选址要兼顾医疗行为要求和医院感控要求。按照患者获得感染危险性的程度,将医院分低、中、高、极高危险的4个等级区域,重症监护单元位于极高危险区域,宜与同等级的医疗单元集中布置,且相对其他等级区域隔离,与高危险区域的感染门诊、感染病房隔离。 图2 基于感控要求的重症监护单元位置规划和医疗功能联系图(来源:自绘) 平面分区 1. 以医疗行为分区 重症监护单元主要为3种人群使用,分别为病人、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根据其主要医疗行为,将功能分区分为家庭支持区、员工支持区、病人护理区、污物处理区,并对各类用房细分为家庭访客用房、卫生通过用房、医护生活用房、办公教学用房、治疗支持用房、各类病房、污物处理用房。 2. 以感控要求分区 按空态或静态条件下的平板暴露法测得的室内空气菌落总数分级,重症监护单元的功能用房可分为I~Ⅴ级;根据建筑防控需求,宜分为常规区、辅助防控区、防控区、污物处理区,实施不同的防控措施。 图3 重症监护单元用房及防控分区(来源:自绘) 3. 分区方式 功能分区与洁净分区大体重合,但在员工支持用房的分区方式上产生差异。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在开放式病房中,病人护理区与治疗支持区组成主要的医疗工作区,是重点的防控区域,一般采用整体层流空调设计;员工支持区等其他辅助区域则采用中央空调;二者形成明显的洁净等级区分。 图4 功能分区和感控分区一览表 功能流线 重症监护单元流线分为人员流线与物品流线。 1. 人员流线 A 病人流线 病人流线较为明确,从普通病房、手术部、急诊部通过走道或患者梯转运至重症监护单元,经过缓冲间或换床后进入主要病区,根据分检结果进入开放式病房、单间病房或隔离病房。患者需要外出送检或康复出院,从病区经由缓冲间离开重症监护单元,从病员梯离开。 图5 病人医疗行与空间需求 图6 病人流线图(自绘) B 医护流线 医护人员在重症监护单元内活动范围最广,涉及片区最多,是主要活动因子。因人体携带大量细菌,在对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可能引起细菌传播。为防治细菌创传播,医护人员需进行卫生处理,包括换鞋、更衣等。医护人员自医护梯进入重症监护单元医护入口前室,在卫生通过间换鞋、更衣后进入主要活动和工作区域,也可选择先进入休息值班和办公教学区,后经过卫生通过间进入主要医疗区。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医护人员除了承担患者诊治工作,还有与家属沟通、医嘱书写、治疗准备、学科学习等工作内容。由于病人病情发展、家属沟通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医护人员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呈现不稳定性,需要经常来往于不同区域。 图7 医护人员医疗行为流程与空间需求(自绘) ▲ 点击查看:【德品医疗股份】为中国医院打造更智慧的护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图8 医护人员流线图(自绘) C 家属和探访流线 家属和探访人员在重症监护单元的活动主要取决于医院的探视管理方式。不允许探视的医院,不设置等候室或仅在走道旁简单布置座椅,家属经有公共交通抵达重症监护单元后,在谈话间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了解病人情况。一些医院还设置视频探视间,方便家属利用视频了解病人状况。允许探视的医院限定探视时间,家属通过探视廊或直接通过患者走廊到床边进行探视。进行床边探视的家属需要在卫生通过间或患者入口缓冲间进行换鞋更衣,再进入病房探视。 图9 家属访客医疗行为与空间需求(自绘) 图10 家属访客流线图(自绘) 2. 物品流线 重症监护病房中流动的物品,根据物品类型可分为标本、仪器、被服、一次性医用耗材、药品等,流通方式和流通量由医院管理模式决定。根据洁净等级,分为洁净物品和污染物品,需严格遵循洁污分离原则。 标本分为血标本、呼吸道标本、尿粪标本,采集后在重症监护单元内部实验室检测,或送往检验科检测。根据院感要求,标本为污染物品,可结合污物处理用房设置标本间暂存标本,也可在主入口设置标本暂存柜,由相关医护人员或物流系统运送。 仪器分为每床必配仪器和单元共用仪器。仪器空闲或使用完成时,清洁消毒后暂存于仪器室,部分仪器可送往其他部门进行清洗、消毒、暂存。以纤支镜为例,使用后可在单元内部的纤支镜清洗间清洗,于纤支镜暂存间存放,也可送往内镜中心进行统一清洗、消毒、暂存。 被服是实际诊疗过程中的常用物品之一,未经使用的被服由被服中心配送至重症监护单元,存储于被服柜或被服间,使用后的被服装入专用被服回收箱进行回收。 药品和其他一次性医用耗材在重症监护单元可结合医院中心供应系统或其他方式供应,在护士站或主要病区设置智能药品柜、智能耗材柜辅助医护人员取用与管理,在重症监护单元内部需设置紧急抢救所需的药品、耗材库房。 图11 物品医疗流程与空间需求(自绘) 洁净物品包括使用前的被服、药品、一次性耗材等,经由独立洁净电梯直接传送至重症监护单元内的洁净库房,或使用医护梯进入医护工作区,经过缓冲间后进入主要医疗区,进如洁净库房。诊疗使用后产生污染物品,如脏污被服、耗材、药品包装等,经过收集后,通过缓冲间离开病区,在污物暂存间暂存或污洗间处理,处理后的污染物品经由污物电梯运输到消毒中心或垃圾处理中心。标本、仪器等物品根据实际管理需要进行流线组织。 图12 物品流线图(自绘) 3. 总体流程组织 平面分区与流线组织遵循医患分离、感控分区、洁污流程清晰的原则。有条件的重症监护单元明确区分患者、医护人员、家属和探视人员的入口和走道,形成独立的患者走道、医护走道和探视走道。根据感控分区要求,同等级感控要求的用房集中布置,与其他等级用房组团连接的过道宜设置卫生通过间或缓冲间。 图13 分区流程图(自绘) 组织形式 重症监护单元是特殊的护理单元。早期护理单元布局方式较为多样,分为南丁格尔式、通廊式、双联式、跑道式、庭院式、组团式和辐射式。 图14 早期护理单元布局形式 来源:Hospitals: Design and Development, James WP,Tatton-Brown W, The Architectural Press (1986) 国内外医院感控要求、人员配置、床位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 1 床均医护人员配置不足,为提高监护效率,国内病房多采用以开放式病房为主、独立式病房为辅的病房配置; 2 国内感控要求细分,医护人员工作的区域主要划分为辅助防控区和普通工作区,且需与病房有机联系与相互隔离。基于以上两点差异,国内重症监护单元以治疗支持用房与病房组成的主体医疗区为主体,通过环廊、复廊与其他辅助用房联系。 表1 国内重症监护单元组织形式 主体医疗区内部布局大多基于南丁格尔式布局形式进行发展,呈现单侧布置、双侧布置、三侧布置、中心布置的4种形式。 表2 南丁格尔式病房的现代变形 (来源: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