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基于OA系统的危化品双轨制管理 图1 危化品双轨制管理流程图 OA协同办公系统是我院改革实现现代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开展一流院所建设,实现“一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的重要举措。该系统2018年11月正式启用,总体运行情况稳定,对提升我院三地信息化办公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大大提高了我院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根据我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管制类化学品管理办法》等,借助OA协同办公系统,采取危化品双轨制管理,将危险化学品分为管制类化学品和非管制类化学品进行管理。其中管制类化学品从源头控制: (1)计划申报。各研究所需要按季度上将具体的使用计划由各部门安全员统一汇总后上报OA管理系统,由研究所负责人、业务主管部门及分管院领导逐级进行线上审批; (2)申请采购。采购计划审核通过后,科研人员有采购需求时须首先在OA办公系统中提交管制类化学品申购单,由研究所安全员、负责人及业务主管部门按照计划进行审核,通过后由业务主管部门设专人进行管制类化学品的采购; (3)申请领用。系统中显示到货后,科研人员须在OA系统中提交领用申请单,由研究所安全员、业务主管部门采购员审核通过后,到库房进行双人领用,遵守“五双”管理原则。 此外,非管制类化学品我院要求通过科研物资采购平台进行线上采购。科研物资采购平台是我院2018年改革后入驻外单位的一项采购系统,该系统面向市场和社会开放,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提升采购管理效率与廉政风险防控,旨在加强科研经费的监管、落实“放管服”等相关政策要求,实现科研院所的管理革新。目前,非管制类化学品由研究所安全员和负责人审核通过后,在平台上进行采购。若平台上的一般化学品无满足科研需求,须在OA系统中提交《非平台采购单》,经业务主管部门审核以后,方可进行非平台采购。对于需要回收处置的实验室危险废物由科研人员在OA上提交《实验室废物处置申请单》,按要求进行分类登记,由业务主管部门设专人进行统一处理。 借助OA协同办公系统,避免了化学试剂的滥用、浪费和污染等安全隐患,审批效率也得到显著提高。管制类化学品得到了严格的管控,形成管理闭环,实现从计划审批、使用申报、集中采购、按需领用、统一处置的管理机制。 #4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目前我院已经建设并投入使用的与实验室管理相关的系统除OA协同办公系统和科研物资采购平台外,还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仪器物联网管理系统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于2016年开始建设,2018年投入使用,我院历史悠久,科研仪器设备种类多、体量大、更新快,通过该系统,实现固定资产录入、领用、调整、查询、处置、资产条码打印等资产管理,为我院改革初期的资产盘点、配置、调整等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系统环境,减少管理人员大量重复性业务工作,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目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已经成为我院资产管理必不可少的管理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运行中的问题或是功能优化需要进一步改善。仪器物联网管理系统旨在实现我院大型仪器设备的信息查询、预约、使用、维护等工作的实时在线管理,为院内院外提供开放共享使用服务。该系统于2016年12月开始建设,目前部分功能已投入使用,由于2018年搬迁原因,仅有院本部部分设备实现与系统的连接,计划年底前完成一院三地5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的入网,届时仪器物联网将覆盖一院三地,为我院公共平台建设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撑,实现仪器设备资源的开放共享、提高使用效益。 以上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运用现代化技术改变了我院传统的办公和管理方式,优质而高效处理各种实验室管理相关业务工作,并且通过大数据信息资料的高效利用,以提升我院工作效能,有力服务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好的为科学研究提供沃土。 但以上系统存在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全部处于“信息孤岛”的状态,目前现有管理系统与全院通用的OA协同办公系统之间未创建数据交换和共享,存在没有构建全方位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的问题。多系统融合,建立科研人员—实验室(房间)—设备—环境(危险源、危化品)的全面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必然要求。基于OA管理系统,通过实验室安全信息化平台的建立,把独立的业务管理系统,如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科研物资采购平台、仪器物联网系统等都对接关联至基于OA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实验室安全信息化平台),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每个实验室(房间)中的科研人员、危险化学品(科研物资)和实验设备等的具体情况,并通过相关联的系统(科研物资采购平台、仪器物联网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实现实时动态信息管理。为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知晓危险化学品的来源、使用台账,设备的状态和共享情况、危险源及风险等级,真正实现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零死角。 图2 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框架 从管理学角度讲,信息化建设能够减少重复性工作、提高管理效率,从而实现学校实验室资源集约化、动态化的全面管理。因此,以信息化建设为重要依托,实现实验室全生命周期的实时动态管理,构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推进,一方面,实现实验室人财物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业务流与数据流完美对接,从以前的资源孤岛及设备采购、验收到现在的信息整合;另一方面,实现实验室动态全流程管理,从以前的无法掌握,到现在全面监测[6]。 此外,组建实验室安全信息化平台的管理专班同等重要,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需要完备的信息化管理团队进行管理与维护。在信息化平台管理中,需要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由于信息化管理平台聚集了院校运行中所产生的数据与大量的实验数据,一旦遭到入侵或攻击,将会对高校的管理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组建实验室安全信息化平台管理团队,既可以维持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也要根据对平台进行功能更新与迭代[7]。 结 语 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实验室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国内的一流高校已有一些成功的探索,但科研院所层面还比较落后。目前科研院所的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与其价值不成正比,对科研院所综合能力的提高与创新发展的贡献度不高,因此探索适合于科研院所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整合现有的科研条件系统资源,解决科研条件建设处于“信息孤岛”的问题,建立集科研人员—实验室(房间)—设备—环境(危险源、危化品)为一体的全流程动态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实验室安全管理流程化、规范化、科学化是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科研院所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孙晓志,李春鸽,张社荣.天津大学实验室安全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9),8-11. [2] 凌辉.北京大学科普教育基地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 33(10):241- 244, 248. [3] 王洋洋,张志强,黄凯,等.高校试剂信息化管理初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2):304-307. [4] 薛晓君,黄智国,黄瑞.浅谈科研院所新型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J].科技视界,2018,36,237-238. [5]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宣讲视频. [2020-04-20]. https://mp.weixin.qq.com/s/JxDABTmyNR5_lGl55smg0Q. [6] 侯德俊,孙晓志,张社荣等. 天津大学实验室运行管理保障体系信息化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8):4-8. [7] 丁佳. 高校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研究[J].产学研理论与实践,2019,27(28):154. FUTURE